北京 1+1 大厦:中关村西区密度经济标杆的甲级写字楼新活力
在中关村西区核心版图上,北京 1+1 大厦以 62337 平方米的建筑面积,在寸土寸金的科创高地实现了 39% 绿化率与 80% 空间使用率的完美平衡。这座竣工于 2006 年的 17 层甲级写字楼,经过 2025 年智能系统升级后,既保留了成熟商务楼宇的稳定底蕴,又注入了新一代办公空间的灵动基因。凭借距双地铁 500 米的通勤优势和 3-4 元 /㎡/ 天的性价比租金,成为科技企业从孵化到扩张的理想载体,更是中关村 "密度经济" 的典型代表 —— 在这里,每平方米空间都承载着产学研无缝对接的独特价值。
楼盘核心价值:老牌甲级的空间智慧
企房房实地测评显示,1+1 大厦的建筑规划充分体现了中关村西区的空间利用艺术:17 层的合理楼高既避免了超高层的垂直交通拥堵,又保证了优质的采光条件。3.4 米的标准层高与 2.7 米的净高,较区域内同年代建筑高出 15%,某人工智能企业负责人向企房房证实:"相同面积下,这里的开放式办公区能多容纳 8-10 个工位"。框架结构设计使空间分割极具弹性,标准层 2500 平方米可灵活划分为 300-1600 平方米多种户型,满足从 30 人团队到 200 人规模企业的成长需求。
2025 年完成的智能升级工程显著提升了办公体验:全楼覆盖 5G 网络与 WiFi6 融合系统,主干带宽达 1000Mbps,支持 500 人同时在线协作;智能门禁系统实现人脸识别与电梯联动,访客通过小程序登记即可生成临时通行码;公共区域采用节能照明与智能感应水龙头,年度节能率提升至 22%。虽未获得明确绿色建筑认证,但 39% 的绿化率在中关村核心区实属罕见,每层配备的空中花槽为高密度办公环境注入自然气息。
房源状态呈现多元选择,公共区域保持甲级写字楼标准装修,办公区提供精装修带家具与毛坯两种方案。企房房特别注意到,高区 470 平方米户型采用双面采光设计,窗户面积占墙面比例达 35%,远高于区域平均 25% 的水平,某数据服务公司在此布局的开放式办公区,员工满意度提升显著。
地理位置:双地铁覆盖的科创枢纽
企房房实测数据确认,大厦位于海淀区彩和坊路 10 号的核心区位,构建起 "双地铁 + 多公交" 的立体通勤网络:距地铁 10 号线与 16 号线换乘站苏州街站仅 500 米,步行 6 分钟可达;距地铁 4 号线中关村站同样 500 米,形成罕见的双地铁 500 米覆盖格局。10 号线作为北京地铁环线,30 分钟内可换乘 1 号线、2 号线等 7 条线路,轻松抵达全城主要商圈。
周边 300 米范围内有善缘街、海淀中街北站等多个公交站点,快速直达专线 177 路、126 路等 6 条线路停靠,其中快速直达专线 177 路可直达西二旗软件园,为科技企业员工提供定制化通勤选择。驱车出行 5 分钟可接入北四环西路,15 分钟进入京藏高速,40 分钟直达首都机场,某硬件研发企业行政主管表示:"双地铁配置使员工迟到率下降了 20%"。
区域产业浓度堪称全国之最,大厦处于中关村西区 "黄金三角" 核心,3 公里范围内聚集了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等 5 所顶尖高校,中科院计算所、自动化所等 8 家国家级科研机构。距中关村创业大街仅 800 米,距海淀黄庄科技创新核心区 1.2 公里,形成独特的 "3 分钟科研圈"—— 从大厦出发步行可达的科研资源密度,在全国写字楼中首屈一指。周边 1 公里生活圈包含中关村购物中心、物美超市等商业设施,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距此 1.5 公里,为员工提供完善保障。
商务配套:密度经济下的资源聚合
企房房梳理发现,大厦依托中关村西区的密度优势,构建了 "楼内基础 + 楼外延伸" 的配套体系。基础商务设施方面,大厦配备多规格共享会议室,从 20 人研讨室到 80 人中型会议厅一应俱全,配备高清投影与视频会议系统,日租金仅为区域平均水平的 80%。地下一层设有员工餐厅,提供经济实惠的工作餐,日均服务 600 人次,周边 300 米内有江南汇、湘容和等多家品牌餐饮,满足商务宴请需求。
金融服务呈现 "楼外环绕" 特点,距大厦 500 米范围内聚集了中国银行、招商银行等 12 家银行网点,其中北京银行中关村支行提供科技企业专项融资服务,某入驻企业通过其 "瞪羚贷" 产品获得 500 万元信用贷款。物流配套方面,OCS、EMS 在周边设有服务点,国际国内快递收发便捷,满足科技企业样品寄送需求。
特色服务凸显科创属性,大厦运营方每月组织 "中关村技术对接会",2025 年已促成 5 次技术合作;依托中关村西区政策优势,可为入驻企业提供工商注册、知识产权等一站式服务。某初创企业创始人向企房房反馈:"在这里注册公司从核名到拿证仅用了 3 个工作日,比其他区域快了一半时间"。
入驻企业:产学研融合的产业生态
企房房调查显示,大厦已形成以 "人工智能 + 金融科技" 为主导的产业集群,相关企业占比达 62%。虽然具体龙头企业名称未完全公开,但区域产业生态优势显著:中关村西区 68 家上市公司的辐射效应,使大厦内企业更容易获得技术合作与资本关注。某租用 500 平方米空间的 AI 企业透露,其核心算法团队中有 3 名成员来自周边高校的产学研合作项目。
成长型企业表现活跃,2025 年第二季度入驻的某金融科技公司选择 300 平方米户型,依托周边金融机构密集的优势,已快速对接 5 家合作银行;某大数据服务企业租用 800 平方米空间,通过大厦组织的技术对接会,成功与楼上企业达成数据共享协议。这种 "楼上楼下即产业链" 的布局,使入驻企业的平均合作转化率达到 30%。
产业协同效应持续增强,大厦内企业与周边高校形成稳定的人才合作机制,某智能硬件公司通过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合作,平均每月吸纳 2 名实习生;金融科技企业则与中关村西区的持牌金融机构形成 "技术研发 + 场景落地" 的合作模式,加速产品商业化进程。
出租户型与价格:企房房实测的弹性方案
企房房从招商部获取的最新数据显示,大厦采用 "面积梯度 + 楼层差异" 的租赁策略。主力户型方面,300㎡、470㎡、500㎡、800㎡四种户型分布于低中高区,租金区间 3-4 元 /㎡/ 天。其中 300㎡户型位于中区,月租金约 2.7-3.2 万元;高区 470㎡双面采光户型月租金 4.23 万元,物业费已包含在内,使用率高达 80%,可容纳 62-125 个工位。某 470㎡企业通过合理规划,设置了 5 个隔间与 40 人开放办公区,空间利用率达到最大化。
整层租赁选择丰富,1600㎡整层空间位于 15-17 层高区,租金 3.8 元 /㎡/ 天,月租金约 18.2 万元,适合中型企业打造总部形象。企房房特别注意到,不同楼层价格差异形成鲜明对比:低区 300㎡户型性价比突出,适合初创团队;高区大户型则以采光优势吸引成长期企业,这种差异化定价满足了不同阶段企业需求。
政策优惠进一步降低入驻成本:签约 1 年起租可享受 3 个月免租期,2 年起租免租期延长至 4 个月;付款方式灵活,押一付三可面议价格;符合中关村 "金种子" 企业标准的入驻企业,可叠加享受最高 500 万元的升级改造补贴。企房房测算显示,签约 2 年的 500㎡企业,通过免租期与政策补贴,首年实际租金成本可降低 32%。最新数据显示,2025 年第四季度 300-500㎡户型仅剩 3 套,其中高区 470㎡双面采光户型最受欢迎,限时议价优惠截止至 12 月 31 日。
入驻指南:抢占中关村密度红利
大厦为意向企业提供 "三阶段成长服务":前期可申请免费空间规划,专业团队根据企业类型推荐最优户型,如研发企业优先推荐高区采光好的单元;中期享受装修绿色通道,毛坯交付企业可对接大厦认证的装修公司,审批流程缩短至 5 个工作日;后期接入中关村西区产业资源池,包含 20 家投资机构与 10 所高校的技术转移中心。
实地考察可通过招商热线预约,团队提供 "一对一" 带看服务,包含实时空租查询、楼层平面图与周边配套详解。企房房特别提醒,当前剩余的 470㎡户型配备现成办公家具,可实现 "拎包入驻",为企业节省至少 1 个月的筹备时间。
在中关村西区写字楼空置率持续走低的 2025 年,1+1 大厦凭借双地铁通勤、高空间利用率与成熟产业生态,成为科技企业入驻中关村的高性价比选择。这里的每一寸空间都凝聚着科创资源的密度优势,每一项服务都助力企业快速成长,对于追求效率与资源对接的科技企业而言,此刻入驻正是锁定中关村核心资源的最佳时机。
【企房房最新播报】2025 年 10 月新释放 1 套 500㎡中区房源,精装修带家具随时入驻。通过官方渠道预约可享受租金 95 折专属优惠,前 2 名签约企业额外赠送 2 个月共享会议室使用权,高区 470㎡户型仅剩最后 1 套。
11dasha.jinrizulou.com